Tokyo
杉山健司, 瀧本光圀, 入江早耶, SHIMURAbros, 张施烈, 倪有鱼, 吴强, 姚朋, 云永业, Gregory Halili, Shahpour Pouyan 寿司 - 微型艺术展
2021/7/24–9/4
東京画廊+BTAP(東京)将于7月24日举办艺术家群展《寿司-微型艺术展》,本次展览由来自中国的艺术史学者徐小丹和艺术家倪有鱼组成的青年策展小组Xⁿ与东京画廊联合主办,聚集了11位分别来自日本、中国、香港、菲律宾和伊朗的艺术家作品,旨在通过一系列微小尺寸的作品聚焦人们的视线,重新回溯对于精微的礼赞。
展览名“寿司”来自纪录片《寿司之神》。影片的主角小野二郎,与其说是一位料理人,不如说是一位在极其有限的尺度中追求至臻的艺术家。同以“寿司”为题,围绕“微小”“精妙”“日常”和“手感”这一系列线索,用不同媒介的创作来诠释“小中见大”之大义。
本次展览日本艺术家小组SHIMURAbros的作品《Film without Film》。艺术家两位艺术家从俄罗斯电影人 Lev Kuleshov 1920年代的作品《创造的地理》中挑选出8秒左右的片段,以一枚胶片的尺寸为限,从用3D打印技术将约192帧的数秒影像输出叠加成了一尊微型的“时间的雕塑”。
与一枚胶片同样大小的是倪有鱼的“硬币绘画”。倪将其收集的多国硬币一一敲平,磨去纹理,然后用毛笔的尖端在上面进行微型绘画。这个过程中,硬币作为货币的流通价值被抹去,被重新赋予了艺术的价值。
与倪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来自菲律宾的艺术家Gregory Halili,以母贝为材料创作。他在打磨光滑的母贝上绘制大海、天空等自然主题。作为人类文明早期的通用货币,母贝被艺术家刻上了艺术的纹理,再次进入新的市场流通。
中国水墨艺术家吴强则是在一把尺的范围内描绘深谷远峰,继承了中国宋元山水绘画中“小中见大”的精神。日本艺术家入江早耶用橡皮擦去陈旧处方药袋上的文字图案,再用碎屑立体还原了小小的金刚天王像,以祈祷疾病和灾难的终结。瀧本光国不仅是一名进行当代创作的雕刻家,同时也是一名古佛像修复师,艺术家用反复雕刻的痕迹,将流动的事物、无形的记忆留存为有形。而中国年轻艺术家云永业用意大利的微型画框结合古典木板油画的形式,描绘出图像私密而诡魅的微小画作,诱人窥视。
香港艺术家张施烈的作品在外表上看起来是平平无奇的木盒,可一旦靠近细看,观众的目光即被盒内的画作所描绘的深邃空间所吸引,因为其特殊的材质,盒中的绘画在不同光线和角度下也会呈现不同观感。而日本艺术家杉山健司则在小小的意面纸盒里悉心搭建了一间有透光天顶和拼花地板的精致美术馆。在这个迷你美术馆里只有艺术家自己的作品和一位观众的目光,被称为“亲密的美术馆”系列。
展览中的最后两位艺术家离开了对艺术传统的关注,借用微小之物探讨发人深省的政治议题。姚朋洞察了国家邮票的政治寓意,他挑选了一些政要肖像,手绘了一系列足以“以假乱真”的邮票,虚构另一种历史。以陶雕塑著称的美籍伊朗艺术家Shahpour Pouyan的拱形雕塑作品则直视始终悬于人类文明之上的阴霾——核武器。他根据爆破能量的相对值,用陶土制作了从大到小6座雕塑,最大的一座代表苏联“沙皇炸弹”的能量,而只有指尖大小的一颗,正是投于广岛的 “小男孩”。艺术家以极其简约的视觉语言揭示了核弹的迅速发展所带来的威胁,这些引发深重伤痛的核弹被转译为沉默而抽象的雕塑,供人凭吊、深思。
我们生活在一个“相对”的世界中,无论是一粒尘埃还是整个宇宙,都有着相对又相通的共性。站在这些微小的作品前,看见无限大的事物被艺术家浓缩在极其有限的空间中,就如同站在“芥子”与“须弥”之间,这一种日常经验之外的视角,或许可以带给我们一些关于存在的体悟。
-------
策展人介绍
中国策展人徐小丹、倪有鱼 (Xn Office小组)
Xn Office 策展小组由艺术史研究员徐小丹(Penny Dan Xu)、艺术家倪有鱼成立于2016年,迄今为止已受邀在上海、香港、巴黎策划过5个展览,并出版了2本以深度研究为基础的展览出版物。在数学语言中,X代表任一数,N代表自然数集,都具有未知和无限的含义。两者以次方的形式组合,寓意策展小组从艺术史和艺术创作者的两个截然不同的角度出发,共同拓展无限的可能性。
徐小丹(Penny Dan Xu)是一位常居伦敦和布鲁塞尔的艺术史研究者,即将完成关于明清临仿绘画的博士研究。她曾受邀在牛津大学、慕尼黑大学举办的国际论坛分享学术成果。她也是一位有10年国际展览策划经验的资深策展人、艺术评论写作者,她曾与多位知名中国、欧洲的艺术家进行专访,文章发表于艺术期刊及主流网络平台,并于2014年翻译与出版《佩姬·古根海姆:一个艺术迷的自白》,该书被选入为大学本科艺术史必读书目。
倪有鱼(Ni Youyu)是一位常居上海、柏林的艺术家,2014年CCAA最佳年轻艺术家奖获得者。从2005年起,倪有鱼曾在上海开始当代艺术展览的策划和艺术个案的批评写作。自2007年起,他开始成为独立艺术家。他曾受邀在上海美术馆、台北当代美术馆、余德耀美术馆、加州橘郡美术馆、德国Konstanz Kunstverein以及贝浩登、CFA柏林和Galerie Obadia巴黎举办个展。他的作品被布鲁克林美术馆、新加坡美术馆、香港M+美术馆、香港艺术馆、上海外滩美术馆、余德耀美术馆、悉尼白兔美术馆、首尔阿拉里奥美术馆,柏林Me美术馆、希克收藏、DSL收藏及瑞士齐斯拉艺术基金会等机构收藏。